在百色起義紀念館“小平廳”的文物展柜里,陳列著一根引人注目的馬鞭,這是當年鄧小平領(lǐng)導百色起義時期使用過的。馬鞭長81厘米,質(zhì)地為白藤,一頭鑲嵌銅套。這根普通的馬鞭歷經(jīng)風雨春秋,一直完好地保存著,其中蘊藏著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。
1929年12月11日,年僅25歲的鄧小平領(lǐng)導和發(fā)動了著名的百色起義,創(chuàng)建了中國紅軍第七軍和右江革命根據(jù)地,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光輝的一頁。
鄧小平領(lǐng)導百色起義期間,擔任紅七軍前委書記,又兼任紅七軍、紅八軍政委,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,經(jīng)常走村串戶,深入群眾,訪貧問苦,開展調(diào)研,群眾都親切地稱他“鄧政委”。1930年秋天的一個早上,鄧小平風塵仆仆地趕到林逢區(qū)蘇維埃政府視察工作。下午,鄧小平在林逢區(qū)蘇維埃政府召開座談會,深入了解當?shù)氐纳鐣顩r,聽取當?shù)馗刹咳罕姷男穆?,對如何有效地開展土地革命提出了一些指導意見。傍晚時分,鄧小平要趕回縣城,因走得匆忙,將馬鞭遺留在區(qū)蘇維埃政府飯?zhí)美铩4妒聠T黎愛廷把它收藏起來,希望再次見到這位神采奕奕的年輕的鄧政委時,將馬鞭還給他。可是,此后黎愛廷再也沒能見到鄧政委。鄧小平離開后不久,林逢區(qū)掀起了土地革命熱潮,黎愛廷也分得了一份土地。他對鄧政委無比感激,把這根馬鞭當作寶物珍藏著。
1931年春,國民黨反動派大舉“圍剿”右江革命根據(jù)地。敵人知道黎愛廷曾在蘇維埃政府工作過,所以一進村就直奔他家,而提前得知消息的黎愛廷早已轉(zhuǎn)移到深山里。敵人放了一把火把黎愛廷家的房子燒得只剩下黑乎乎的幾堵墻,但是放在屋里的馬鞭卻安然無恙。原來,為了保護這條珍貴的馬鞭,黎愛廷在自家墻上挖了一條細槽,將馬鞭鑲嵌在槽中,然后再用泥巴糊上,敵人雖然放火燒了房子,卻沒有燒到馬鞭。后來,為了更好保存這根馬鞭,黎愛廷將馬鞭進行了蒸煮處理,因為這種白藤經(jīng)過蒸煮后,幾十年都不會生蟲。蒸煮之后,黎愛廷還把桐油涂在馬鞭上,又纏上布條,加以保護。1958年黎愛廷病重時,他把外甥喚來身邊,將深藏28年的這根馬鞭托付給了外甥,再三叮囑這是鄧政委用過的馬鞭,以后有機會一定要親手把馬鞭交給鄧政委,如果沒有這個機會,就當作傳家寶傳給子孫后代。1961年,右江革命文物館(百色起義紀念館前身)籌建時,文物征集小組到田東縣林逢公社(今廣西百色林逢鎮(zhèn))征集革命文物,黎愛廷的外甥韋贊超將珍藏多年的馬鞭捐獻給右江革命文物館。
鄧小平用過的這根馬鞭,歷經(jīng)九十多年的風雨,依然保存完好,這里面傾注了黎愛廷和他的外甥兩代人的心血,更體現(xiàn)了百色老區(qū)人民對鄧政委的殷殷深情。(來源:學習強國)